文献管理是科研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文献收集、整理、分析与追踪,目的是获取当前研究趋势。这个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与从精到用。从无到有是指刚进入一个新领域时的状态,绝大多数研究生跟进入新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都要通过这个阶段构建自己的文献知识库;从有到精指维护、整理与追踪新文献的习惯养成过程;从精到用阶段指文献知识库体系直接参与科研过程形成产出的过程。
从无到有
刚开展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背景知识。除非你换专业,一般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应该可辅助形成你的文献管理背景知识框架。基于此你要从教科书上相对确定的知识走向文献资料中相对不那么确定的知识,此时最好的开端是一本英文教材,一方面锻炼英文,另一方面英文教材的更新比国内要快(你大概率可以从图书馆借到,而且多数图书馆都有根据你需求订书的服务,不要浪费)。如果你精力足够,甚至可以联系作者问下是否可以翻译,这样一举多得,不过我没操作过,只是建议。另一个思路是通过网络公开课来系统学习,国内外很多高校放到网上的课程授课老师都属于接受新思想比较快的人,讲义也比较前沿,系统性比较高。还有一个不太通用的方法是阅读近些年的博士论文,其文献部分一般都是相关信息,不过能不能找到就不好说了。这个阶段一般要两三个月,不要心急,先把基础打好。前面掉的坑越多,后面跳出坑就更有经验。
一般而言,一项学术成果要先发表,然后被综述评论,然后进入研究生课程讨论班,然后进入本科生课程讲义,最后才进入学科经典教材的更新。所以你可以倒着去走这个流程,越往后可能越不容易懂,但循序渐进总比一下读前沿论文被搞晕要好。有了相对前沿的教材或讲义作为知识框架,你的脑子里此时应该比较清楚导师让你做的东西或自己打算做的东西在学科中的定位,解决的是什么科学或工程问题,此时起码关键词的把握就比较准了,可以进行基于关键词检索的文献收集了。
一个良好的关键词搜索返回的结果应该在 10 篇以内,建议学点逻辑运算符来过滤掉不相关信息。首先要读的类型是综述,如果你上一阶段看的书是5年前更新的,那就只去关注最近 5 年的综述;如果你做的领域实在太新,那就把关键词信息的同义词跟近义词也加到搜索里;如果你能找到一篇写的特别好的综述或者有高人指点的论文,那是最高效的方法,可遇不可求。这 10 篇论文请按年为单位每 1 ~ 2 年选一篇综述去看,一月内读完,要求是精读,也就是论文里提到的研究都加到你的文献库里并阅读细节,同时可参考综述章节对文献库进行分组。一定要做笔记,而且要进行结构化的笔记或思维导图,这个阶段时间可能比较长也比较累,成果是当你去听系里的报告时,你大概能将报告定位到你的笔记框架里。到此你脑子里的文献库就从无到有了。
从有到精
有了文献库不代表就不用读了,你要建立一个体系来整理并追踪最新文献,这一阶段希望你早就了解 RSS 是怎么回事并且使用过 RSS 阅读器。如果没有,邮件订阅甚至推特关注也不失为一个良方。科技文献有两类数据库,一种是全文数据库,另一种是文摘数据库。前者一般是出版集团控制,图书馆可以打包购买归属于同一出版集团的期刊的阅读权限,当然也有一些向作者收费的开放获取期刊。这类数据库的追踪中最大的问题是覆盖面有限,我的经验是学科内顶级期刊一般在新大陆(北美)与旧大陆(欧洲)各有一份且归属于不同出版集团,例如《科学》与《自然》,旧大陆英语是英式的而新大陆则是美式,所以追踪全文数据库的更新建议基于期刊且只关注顶刊,基于关键词会漏掉很多。文摘数据库里最有名的就是每年更新影响因子且发布极不靠谱诺奖预测的汤森路透集团,这个数据库的特点就是期刊的收录一般有一定的门槛,更新不那么快且收费。不过也有替代产品,PubMed 的更新就几乎是实时的,Scopus 也搞出了 CiteScore 来跟影响因子竞争。这类数据库比较适合追踪关键词且多数文章看摘要就够了,而且我发现谷歌学术似乎也跟文摘数据库达成了一些合作,所以很多时候用谷歌学术来追踪也够了,缺点就是谷歌的结果有时候只有题目没有摘要且期刊没有筛选过。另外不要忘了预印本的关键词订阅,因为这是当前的趋势。
另一个追踪问题是关于量的,不要盲目设置过多订阅,按自己精力来设置。2 ~ 3 份学科内顶刊的全文追踪,2 ~ 3 个研究关键词追踪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全文那边其实是帮助你了解学科概况的,关键词追踪是帮助你熟悉同行动态的。这是主动收集,你也可能被同行或导师开启被动通知技能,例如不时收到同行或好友发的链接让你看下某篇明星文章,这种情况在推特上比较常见,国内似乎没形成这个习惯。另一种被动通知来自一些数据库网站的推荐系统,最近我发现推荐的质量明显提高了,可能是他们更新了个性化推荐算法。总之追踪文献没有固定模式或最优模式,前期主动收集而后期靠被动可能就够了,当然这就有点涉及社交活动了,看到好文章学会分享会有利于学术职业生涯。
这里我要提示一下,一般文献库管理工具都提供针对单篇文献的笔记功能,不要用。请自建按研究主题的笔记,把新的有意思的新论文连同你以后可能引用的语句直接摘到相关主题的笔记里,而且要让你的笔记可以反链到数据库或通过 doi 可以直接找到原文(推荐后者)。没别的意思,我希望你的笔记稍加整理就可以作为综述发表,省的你次次重返工。建议文献追新频率每周一次,固定时间,看到好的文章就马上消化掉。在这一阶段很重要的是更新与总结习惯的养成,习惯养成后你的领域内知识会实时跟学科最前沿同步而且不会感到疲惫,高频低强度是关键。有人喜欢每半年甚至更长集中阅读整理一批文献,我并不推荐,因为你一般找不到这样一段能集中精力的时间。
从精到用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不是为了写笔记,是为了需要用的时候瞬间能够用到,例如写研究报告与审稿,还有最重要的:写科技论文。科技论文不同于其他文体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参考文献体系的支撑:所有的讨论都要起于前人的发现,参考文献事实上经常是考察作者知识面的关键,对前人工作的遗漏会严重降低文章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经常会被敏感的审稿人一票否决,哪怕其实你做的跟前人是不一样的。另外的使用就是报告幻灯片跟其他学术交流场景,如果你能做到在大脑或笔记中快速定位到一个观点或现象然后几句话说清楚,这个习惯能帮你离开学术界后在其他行业直接展开降维打击。
所谓专家,很多时候是因为他在特定领域的知识与经验可以随时调用与应用,基线比一般人高,也许你觉得很多时候专家的话都可以从文献中或搜索引擎中查到来源,但从学习到应用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绝大多数离开学术界的人都不会继续保持了解前沿动态的习惯而更多依赖过往经验,一个人的经验如何去抗衡一堆参考文献背后成百上千人的经验?不过这种“学院派”的研究习惯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更谦逊些,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处处重峦叠嶂。那些上来就趾高气昂且沉醉于自己小圈子的人,不管在学术界还是其他行业,九成以上是鼠目寸光之辈,请远离这些人。
谈文献管理,我希望不要掉到工具选择的坑里,痴迷于工具会耗费你大量的时间。要构建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哪怕是基于便签的只要能实现头脑知识的更新换代就可以了,如果能方便写作投稿,那就更好了。切不可舍本逐末,单纯把文章发表作为目标去优化,毕竟所有的短期目标都要最终整合成你学术生涯的一部分,可以抽时间去想想一些简单的问题:
- 我的研究究竟有没有理论或实际意义?
- 我的发现是否有助于学科发展或写入教科书?
- 我现在纠结的事 10 年 20 年后会不会纠结?
以人之渺小,所有的时间都是浪费,但你要为自己浪费的时光赋值。
发表/查看评论